“精管”城镇增“内涵”潜力
| 招商动态 |2016-07-22
本文由前海之窗微信平台收集整理
平台致力于打造四十五团“互联网+信息化”城镇,致力于宣传、展示、推介、交流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为前海镇提速,加油!
2016年,四十五团在党委的领导下,城镇建设形成“多元联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态势,城镇精细化管理工作得到提升,城镇建设质量明显好转,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内涵式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硕果累累。
“经脉通达”促发展
7月20日,四十五团建设部门会同卫生、民政、交通、宣传、社区对新建的南环路、前进北路、中环路、商业路、北郊东路、阳光路进行检查验收,移交使用。
2016年,四十五团为了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启动了“三通”工程,一是道路“通畅工程”,投资2046万元,对于城镇中的“断头路、死角路、跳跳路”全面进行疏通,新建公路3353米,改善了城镇交通。总投资15600万元,建设41公里麦盖提垦区公路,目前已完成勘测定界工作。二是“通热工程”。投资1337万元建设城镇供热管网5270米,新建换热站一座和及相关配套设施,改善居民冬季供热。三是“通水工程”。利用兵团南疆发展专项资金,投资1093万元对团部城镇供水管网改扩建,新建DN100-DN300管道12230m,阀门井51座,水鹤14个。通过城镇“三通”工程建设,打通了城镇“经脉”,提升了城镇发展潜力,促进了二三产业发展。
“内涵提升”增潜力
5月25日,四十五团新建客运站工程竣工验收,师市交通局、消防支队、质量监督局对工程进行验收。四十五团新建客运站投资650万元,新建车站主体楼,售票大厅,14个商铺楼门面,9000平米停车场,共计占地20亩。
素养第一步,先看停车处。2016年,四十五团为了缓解城镇辖区通行压力,有效治理乱停乱放,打造文明窗口,对原城区内的客运站进行了整体搬迁,并加大规范车辆停放宣传。城区内车辆停放秩序井然。
7月17日,一辆宣传车来回在四十五团巡回宣传,提示过往人们文明出行,规范停放车辆,拉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城镇车辆乱停乱放治理,打造文明城镇品牌。
据介绍,该团为加强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改善全团职工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在商业步行街、银花小区及农贸市场北大门两侧划设限时停车位,团城镇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加大宣传力度,倡导文明出行与规范停放车辆,提升城镇建设内涵。
5月31日,四十五团第一社区投资100万元购置了2台“东风牌”扫路车开始上岗“执勤”,大大提升了城镇环境清扫质量,减轻环卫工劳动强度,受到城镇居民的欢迎。四十五团把内涵式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城镇质量建设管理提升作为重头戏来抓,购买的扫路车,速度快,效率高,职工群众称赞。
该团完善调整了城镇管理领导小组及各成员的分工,制定了《四十五团(前海镇)城镇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城镇管理执法中队、绿化队、环卫队,明确了门前“三包”责任的具体范围,加强城镇管理力度,上半年城镇区域内已完成拆迁安置12户,已签订搬迁协议13户。针对农贸市场内的违建进行了拆除,共计拆除房屋21家,限期整改12家。
“内引外联”招客商
城镇环境的改变,提升了团场知名度,通过首届南湖旅游节推介,“资金池”效应逐步凸显,各路客商齐聚四十五团寻找商机。恒缘商务酒店经理牛炳亮首先嗅到商机,投资500万元对宾馆进行升级改造;民间人士赵光敏把眼光瞄准了四十五团前海产业园区,投资2500 万元人民币建设果品气调保鲜库,项目规模24000m2,使用年限40年,目前已开工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完成投资2.68亿元,目前已经联网发电,并线运行。半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招商引资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9024万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挂牌建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