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之乡系列之今日叶城
| 招商动态 |2016-09-04
在叶城,如果你问“零公里”怎么走,被问者不管是老者,还是年轻人,马上会用手一指:“新城区,往东一直走就是.”在叶城,“零公里”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零公里”在叶城县东城区的219国道与315国道交会的三岔口.南去西藏,东去和田,西北穿出县城去喀什,往日“零公里”只不过是个地理标识.5年前的叶城“零公里”,路两边发廊密集的程度,恐怕是其它公路起始处没有的.“零公里”对于常年往来于新藏线人们,可谓是上山是前途未卜“西出阳关无故人”,下山则如释重负“千里江陵一日还.”
很早以前“零公里”处是个熙熙攘攘的集市,驴车、马车、摩托车、小轿车,还有各种类型的载重卡车,来往穿梭,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替.进到县城里边除了主街上划有交通标识,到哪里都是毛驴和驴车的天下,“零公里”自然形成一条街,没有高层的建筑,路幅开阔,但道口不规范,处浓郁维吾尔风情扑面而来,吃的穿的用的,少有铺面,摆摊为主,偶尔可以看到疆内外及外国旅游者.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新一届党政一班人,紧抓机遇,对“零公里”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零公里”处陆续施工的高层商住区建设,以及距离仅有1.68公里通往火车站路也开通,整个“零公里”周边,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地,机器轰鸣,到处都是各种施工设备和车辆,一派忙碌景象.把昔日新藏219国道零公里打造成雪浴大道、藏文化一条街、藏文化步行街、朗玛城…….
因乔戈里峰的攀登难度远高于珠穆朗玛峰,每年有很多登山者就是从这里走向心中最高的精神圣地.新藏公路的险峻,原始森林的秀美,圣洁巍峨的冰川,使“零公里”不再是单一的地理标识,而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符号,进而演化成从零开始,从小做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叶城零公里精神”.
在“零公里”处赫然屹立的天路彩门.两侧立柱壁上刻的“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字样,是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2011年6月来到叶城后欣然题词,是对叶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深刻解读,是叶城新的文化品牌,寓意着叶城位于昆仑山下,有着新藏线起点零公里地理位置的优越.整个彩门建筑高13米,两侧各有一个拱门,横梁呈浮船型.彩门顶部大大的“0”字,寓指从叶城出发走进昆仑山,也指叶城从零起点走向希望的未来,更指叶城一切从零开始的创业奋斗精神.
近年来,叶城县围绕打造“昆仑第一城”这一目标,按照“拉大城市框架、提升服务功能、创造优美环境、体现特色活力”的思路,这些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是经过改造后的藏文化一条街雏形,也是全疆唯一一条藏文化一条街.“走叶城,品阿里”是叶城“藏文化一条街”的主旨,具有藏文化元素的建筑群,既是旅游景观,也是商业店铺,真正让游客在叶城零公里处就能感受到藏文化和叶城当地多元文化交汇的魅力.
藏文化步行街是凸显新、藏两地文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主要经营藏族传统文化用品及维吾尔族传统手工业品、旅游纪念品、玉石、特色餐饮等,是一条以旅游为主带动消费群体的商业街.藏文化步行街的顺利建成开业,必将对发展叶城县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为疆内外乃至国内外各界朋友到叶城登山探险、观光旅游、投资兴叶、不上西藏就能领略特色藏区文化,促进叶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来自山东籍的任女士逛藏文化步行街说:“我父亲在西藏工作17年,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带西藏小饰品,我可喜欢了,现在还珍藏了好多.追随父亲的心愿,我去年报名到新疆当了名大学生志愿者,从电视、报纸上看到叶城县零公里藏文化一条街2公里处藏文化步行街开业了,我是慕名而来,看看有没有我喜欢的藏饰品,父亲还特别嘱咐我看到藏红花、冬虫夏草等之类的西藏特产,买点寄回老家.”
在文化一条街里还有藏文化产业一条街——朗玛城,朗玛城推出招商优惠条件,吸引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来此经营运作,合作共赢,举办演出活动,进一步推动两地文化的交融发展,使游客在叶城县就可观赏到藏族民族特色舞蹈,体验到藏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藏文化和叶城当地文化交汇的魅力.
叶城,战略公路新藏线的起点.整个藏西北军民的吃穿烧用、连同建房的一砖一瓦都得通过叶城送上昆仑山,叶城和阿里,世界上相距最遥远路途最艰难的邻县,一条“天路”连两端,相互守望了五十年,挂牵了五十年.
多年来,叶城县党政不断加强军地共建、军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形成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军政和军民关系.
近年来,叶城县彻底改变封闭的状态,开启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大招商工作格局.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投资项目,积极主动对企业进行宣传,并鼓励、支持和协助企业争取享受各项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叶城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外来客商投资.目前,中国西部硼化工基地和新藏两区三地矿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规划建设了现代物流枢纽和配送中心、物流园区、机动车配件和机动车修理装饰一条街、重型车辆停车场、农机市场、煤炭交易市场及乡镇(场区)农贸市场.叶城已经踏上工业强县的康庄大道,融合阿里、和田、塔县矿产资源开发,特别是硼化工已经形成产业.同时,农副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在带动就业方面成效突出.
中国西部硼化工产业基地和新藏两区三地矿产加工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十二五”时期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一区五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落户企业141家,实现就业10231人.政银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企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县规上企业达23家.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零公里”为县城次中心,向西主要有昆仑大道连接老城、向南雪浴大道通向西藏阿里、向东英雄大道至烈士陵园、向北迎宾大道至火车站,育才路等道路贯穿其中.沐浴着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春风,叶城这片广袤的土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让老百姓最大程度感受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断催生叶城人因生活在叶城的自豪感,使叶城成为昆仑山下名副其实的第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