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援疆指挥部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推进产业援疆纵深发展
| 招商动态 |2016-04-20
一是解决发展的理念问题。没有发展的意识,就没有发展的行动,实现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理念的问题。南疆地区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没有稳定的环境,就不会有快速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会有长久的稳定,解决当前稳定问题的出路在于经济的发展。在工作中,通过下任务、压担子、定期调度,让各级各部门体会到发展的紧迫感,自觉在维护稳定大局的同时,把精力放到发展上来。
二是解决发展的载体问题。投入援疆资金1.31亿元,重点建设了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园区主干道路、生态钢城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以及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有效解决园区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投资1.1亿元实施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南疆中小企业创新孵化转化基地。2015年8月,“疏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自治区审批,成为南疆首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示范园区,投入援疆资金1300万元,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340座,园区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2015年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投入援疆资金2840万元,建设了占地3600亩的畜牧生态养殖园,目前已入驻养殖企业7家。设立2400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挥杠杆作用,拉动投资,促进就业。
三是解决发展的机制问题。依托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和山东省科技厅,探索建设“10+1”帮扶模式,提升疏勒高新区的建设水平,冲刺国家级高新区。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抓好招商引资,巩固提升产业援疆成果,目前在谈项目12个,计划投资42亿元。依托三合手套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探索卫星工厂模式,依托海丽千木等企业探索“培训+就业”模式,依托多斯勒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本地企业探索“就地造血”模式,突出抓好农村产业社区建设,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
四是解决发展的环境问题。按照做好“政府管理的减法、社会服务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的要求,从抓制度、抓作风两方面入手,进一步规范疏勒县行政服务大厅建设。制度上,对全县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认真梳理,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作风上,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抓起,通过严格的奖惩措施,促进服务转变,营造良好政务环境。落实县级领导帮扶企业制度,努力培植壮大一批主导产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建立项目进度服务台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
长按二维码,可快速关注我们!
